2)第六十章 没有人选_残暴王爷的黑月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回两回了。年年都要来上一回,她们不腻,我都要烦了。”

  “难道娘子就要这么算了?”

  “我看着像好欺负的?他姜延波要拿阿娘的嫁妆去做脸,也要看他自己够不够格。正巧,田地的事也该拿出来了。”姜萱捻了一块糕,咬了一口轻轻咀嚼后,说:“就让老夫人好好敲打一下,省的他不知天高地厚,忘了自己是谁。”

  “那就好。”碧荷松了口气,“可这十三娘也未免太坏了。”

  “她啊,从来都是又蠢又坏。”

  骑士从驿站一路换乘,终于抵达上京。

  那封染着汗水和血迹的急信,最终摆上了仁孝帝的案头。

  在他手边,这样类似的信笺已经有好几封。有从并州来的,也有从郓城来,更有建康崔文亲手写得。

  这一个月来,江南旱情一再严重的消息让朝堂上的气氛愈发沉默。这种情形下,谁也不敢擅自发言,唯恐要被抓去充壮丁。

  李常悄悄在案头放了一杯清雅的花露,“陛下先饮一盏花露润润喉吧。江南事大,不好处置,依奴才看,还得慢慢来,可急不得。”

  仁孝帝抿了口花露,感觉喉间的干渴稍显缓解,才道:“我记得仁德皇帝在时,应天曾遇过一场旱灾。具体是哪一年,我已记不大清了。”

  “回陛下,应当是庆元三年的事。那时陛下还未出生,估计是听了哪位宫人提及。”

  “那时的旱灾又是怎么个情形。”

  “奴才那会儿还只是个小小内侍,只能在殿外伺候。据说应天的旱灾严重,十室九空,百姓流离失所。好在先帝任用贤才,旱情处理及时,才未酿成大祸。此后,应天用了十余年修水渠,拓河道,引白水河水入城,以应对旱情严重时城中无水可用。”李常提及那一年,也是唏嘘不已:“当时流民一路北上,已经到了距离上京不足百里的地方。倘若不是灾情控制得当,上京也要受牵连。”

  仁孝帝若有所思,忽的问:“对这旱情,你可有什么好建议。”

  李常一听,先是无奈,而后是苦笑:“奴才也就是借着比陛下年长几旬,说些大话。奴才如今能在陛下身边伺候,拼的也是年长。可如今让奴才想想如何应对旱情,倒是半个字都想不到。”

  “无妨,不过是闲聊罢了。比起那些唯唯诺诺的朝臣,我倒是愿意听听你的意见。”

  “以往应对旱情时,多是先安抚灾民。一旦灾民积聚过盛,就容易引发暴乱。依奴才的想法,还是得先发赈灾粮。”

  “不失为一个办法,就是浅显了些。此次的旱情虽在江南,以并州为首,过鹿城,再到建康。而金陵未受影响,一直到北上其余州县也未见旱情。建康郡守崔文当机立断令人关闭城门,将流民挡在城外,只怕是容易出现暴动。”

  李常思索了下,“建康乃是前朝都城,面积广大,城中百姓众多。崔郡守这般决定,恐怕也是为了一城百姓好。举凡有流民入城,必定有灾祸。何况,城中粮食紧缺,也得先保证城中百姓们的生息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t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