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82章 实干兴邦_寒门小王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赵平闷上一口酒,擦了擦嘴角流出的酒,将酒杯轻轻一放,说道:“周伯,非常感谢你对侄儿的厚爱,可是,恕侄儿不能从命。眼下我暂时没有什么宏图大志,只想着脚踏实地,一步步把自家的产业经营好。”

  周鸿明脸上有些不悦,教导道:“侄儿,你也是读了十几年的圣贤书,虽然户籍为商户,但好歹也算是半个读书人。读书是为什么?你为什么读书?”

  赵平一脸黑线,这个话题太大,要怎么回答?

  总不能说是为大顺之崛起而读书吧。

  周鸿明见他没有搭话,自顾自的解说道:“咱们读书人,为的是弘扬圣学之道,存其心,养其性,事天下,为君王,为社稷,开创太平。”

  额,周老夫子说的这话,意思大概与后世被人传颂千古的横渠四句有点类似。

  即: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。

  这话是和苏轼同一时代的大家张载所说。

  不过,赵平对张载此人并不怎么感冒,他这话说的太大,过于“矫情”,“没有边际了”。

  嘴上说的一套,实际做着一套,当年王安石变法,得罪了张载这类保守派既得利益的时候,怎么不见他为王安石说话?

  赵平思索了一番,慎重的说道:“你这话说的很对,但这话属于精神哲学。”

  “为天下,为君王。天下是什么?在我看来,还得脚踏实地,立足实处。农夫用心种田,商人用心经商,贩夫走卒,千千万万个平民,才是天下。”

  “人要吃饭穿衣,读书人做文章需要纸笔,军士保家卫国需要铠甲兵器,这些,都不是喊几句口号就有的,而是离不开工坊和匠人的劳作。”

  “侄儿我不才,愿意做这些读书人不屑做的实业。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啊!”

  “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,好!”周鸿明忍不住拍案击节。

  高声喝道:“好一个空谈误国,实业兴邦,”

  这话听上去振聋发聩,周鸿明只觉得自己混了一辈子朝廷,居然还不如一个渔村里走出来的穷小子一针见血。

  自己曾经苦思冥想,大顺朝为何被北燕占据了半片江山?

  为何这些年积贫积弱?

  是因为大顺的读书人太少吗?

  恰恰相反,是空谈误国的读书人太多了。

  朝廷中满是之乎者也,纸上谈兵之辈。

  再看赵平,有官不当,宁愿做实业,这可真是难能可贵的品质,匡扶天下,复兴大顺,缺的就是这种人啊。

  “贤侄,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啊,请受老夫子一拜。”周鸿明正了正衣冠,对着赵平长长一揖。

  “怎敢当的伯父如此大礼。”赵平连忙闪身一旁。

  “来来来,为实干兴邦再干一杯。”周鸿明兴奋激动,举杯畅饮。

  说起来,本地新出的这种既便宜又好用的秦纸,就是实干兴邦的典范啊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t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